下面就是我们帮你搜集整理的有关《崇祯皇帝几岁当上皇帝的,详细描述崇祯的生平》的问答
本文目录一览
崇祯皇帝几岁当上皇帝的
16岁的崇祯继承其哥哥朱由校帝位。
简介:
明崇祯皇帝即明思宗,名朱由检(公元1610-1644年),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他从明熹宗手上接过千疮百孔的大明王朝,一方面勤俭自律、清心寡欲、励精图治,试图重现明皇朝当年辉煌景象;另一方面,他疑心重重,频繁更换和滥杀大臣,以致众叛亲离,最终这位比前朝几代皇帝都要贤明的君主,“非亡国之君,当亡国之运”,自缢在煤山的清风明月下。
详细描述崇祯的生平
崇祯简介 明思宗朱由检(1611-1644),生于立春日,父朱常洛,母刘氏。崇祯为朱常洛第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勤勉,同时也是最具悲剧色彩的皇帝。 “无力回天”这四个字,可以概括崇祯的一生。 朱由检与其兄长朱由校在位时间均短(明光宗朱常洛生有七子然活着长大的只有朱由检和其兄长朱由校),16岁的崇祯继承帝位。此时明帝国因为小冰河期天气异常寒冷,灾荒频繁和外敌频繁入侵在风雨中飘摇。 天启七年八月丁巳,崇祯即皇帝位。十一月甲子,安置魏忠贤于凤阳,十一月乙巳,魏忠贤缢死。十二月,魏良卿、客氏子侯国兴伏诛。崇祯元年正月丙戌,戮魏忠贤及其党崔呈秀尸。六月,削魏忠贤党冯铨、魏广微籍。崇祯二年正月丁丑,定逆案,自崔呈秀以下凡六等。 这一系列的举措,雷厉风行地清除了魏忠贤和客氏的势力,巩固了自己的政权地位,阉党之祸逐渐澄清。使得朝野上下精神为之一振;然而初登皇位的崇祯,在诛灭魏忠贤势力的同时,也促使明末庞大的文官势力更加膨胀。 十六岁登基的崇祯执政时,明朝处于内乱、外患、地方势力割据、庞大的文官集团把持朝政,整个明帝国可谓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崇祯勤俭勤勉,兢兢业业,付出全部的精力与明末庞大的文官集团抗争,十七年来用尽心力意图复兴明室,最终城破自缢。 要正确认识崇祯,必须要了解他执政时期所面对的主要敌人:其第一为明末的文官集团,其二为崛起的满清,其三为农民军。 崇祯年表 1610年:崇祯出生,他的生日在阴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按照中国传统阴历纪年法),因此也有人误为1611年,按照阳历来计算,其实是不地道的,当时没有阳历的纪年法,后来为西方引进。 1614年:崇祯的母亲去世。 1620年:父亲病逝 1622年:被封为信王 1627年:兄长天启帝病逝,即位为帝。 1628年:袁崇焕提出五年平辽。全国性大灾荒,陕西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 1629年:三月,定立魏党“逆案”,入案者255人,分别惩处。 五月,以徐光启主持用“西法”修定历书,至崇祯8年修成《崇祯历书》137卷。 1630年,崇祯三年永平四城失守,畿辅震动,诏天下勤王,各方将领自保不暇,逗留不前,独秦良玉慷慨誓众,率翼明捐资济饷、裹粮率师;袁崇焕昼夜兼程,驰援京师,并收复永平四城。 后崇祯将袁崇焕下狱并处死。 1630年:春,陕西三边总督杨鹤对农民军剿抚并用,部分农民军流动至山西。 十二月,加派“辽饷”153万余两,合原加派“辽饷”共计680万余两。 1631年:正月,赈济陕西灾民,定议对农民军实行以抚为主的政策。 1633年:农民军大批度过黄河,进入河南地区。 1634年:正月,以陈奇瑜为五省总督,主持围剿河南、陕西等处农民军。 1635年:正月,农民军克凤阳,掘皇陵。明廷调集各省精兵7万余在中原进行会剿。 八月,以卢象升为总理,与洪承畴分责东南、西北的剿除农民军战事。 十月,下罪己诏。 1636年:秋,张献忠、罗汝才部进入四川,攻克大批州、县。 1641年:正月,李自成部复振,攻克洛阳,杀福王朱常洵。 1642年:新年,揖拜阁臣,再图振兴。 二月,李自成部在襄城大败明军,杀陕西总督汪乔年。 三月、四月,松山等城相继破,洪承畴被俘,降清。 五月,李自成部三围开封。 七月,皇贵妃田氏病故。 1644年4月25日(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自尽殉国。
崇祯皇帝改革的原因
1、原因 因为明朝末年宦官专权,把朝廷搞得乌烟瘴气的,再加上北方皇太极对中原虎视眈眈,崇祯皇帝空有一腔热血,朝中却没有几个能用的人才,大明王朝气数已尽。 2、人物简介 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明朝第十六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异母弟,母为淑女刘氏。于1622年(天启二年)年被册封为信王。1627年-1644年在位,年号崇祯,后世称为崇祯帝。 3、人物评价 朱由检的性格相当复杂,在除魏忠贤时,崇祯表现得极为机智,《明史》说他:“且性多疑而任察,好刚而尚气。任察则苛刻寡恩,尚气则急遽失措。”由于较之前任的神宗、熹宗,甚至明朝中后期的多数皇帝,思宗治国救国的责任感与雄心强上许多,故史家对于思宗普遍抱有同情,以为崇祯帝的一生实是“不是亡国之君的亡国悲剧”。 由于连年的灾荒,农民造反野火般的焚烧整个华夏大地,后金不断侵扰的边疆,导致军费不断激增,而税收却无法跟上,这一切的结果导致崇祯年间加税不断,民间称呼他为“重征”以代替“崇祯”。 虽然明思宗期盼着明朝能在他手中迎来“中兴”,无奈前几朝的积重难返,当时天下饥馑,疫疾大起,各地民变不断爆发,北方皇太极又不断进攻,加上明思宗求治心切,生性多疑,刚愎自用,因此在朝政中屡铸大错:前期铲除专权宦官,后期又重用宦官;在众大臣的吹捧下,崇祯高估了袁崇焕,误信了袁崇焕“五年复辽”的大话,以倾国之力打造了一条宁锦防线,结果后金从蒙古绕了过来,明王朝面临灭顶之灾。
朱由检简介 朱由检介绍
1、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男,汉族,字德约,明朝第十六位皇帝(1627年10月2日-1644年4月25日在位),也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异母弟,母为孝纯皇后刘氏。 2、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生于慈庆宫,天启二年(1622年),被封为信王。天启七年(1627年)即皇帝位,年号崇祯。即位之初,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政事,厉行节俭,平反冤狱。在位期间,朝廷党争不休,民间灾害不断,导致明末农民起义爆发,关外后金政权趁势崛起,国家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 3、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时,朱由检自缢于煤山,终年三十四岁。清军入关后,以礼改葬于明十三陵中的思陵,庙号怀宗(后取消),谥号钦天守道敏毅敦俭弘文襄武体仁致孝庄烈愍皇帝。南明弘光帝追上谥号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庙号思宗,后改为毅宗。隆武帝改庙号为威宗。
明朝第二个皇帝是谁 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是谁
第二个皇帝是建文帝朱允炆,最后一个皇帝是崇祯帝朱由检。1、建文帝简介: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明朝第二位皇帝,汉族,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在位,年号建文,故后世称建文帝,又作朱允文、朱允汶。明洪武十年(1377年)12月5日,朱允炆出生于应天府(今南京),为懿文太子朱标次子,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明洪武三十一年(1399年)继皇帝位,朱允炆在位期间增强文官在国政中的作用,宽刑省狱,严惩宦官,同时改变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 ,史称“建文新政”。朱允炆于靖难之役后下落不明,时驸马都尉梅殷在军中,从黄彦清之议,为发丧,追谥孝愍皇帝,庙号神宗,壬午以后谥不行。至南明弘光元年七月,以与显皇帝庙号复,改庙号惠宗,谥号为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清乾隆元年上谥号为恭闵惠皇帝,后世有人以其年号而称建文帝。2、崇祯帝简介:明思宗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汉族,大明第十七位皇帝,亦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明光宗第五子,明熹宗异母弟,母为淑女刘氏。天启二年(1622年)被册封为信王,天启七年(1627年)登基,改元崇祯(1628年—1644年),后世称为崇祯帝。 崇祯帝继位后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政事,生活节俭,曾六下罪己诏,是位年轻有为的皇帝。可惜其生性多疑,无法挽救衰微的大明王朝。在位期间爆发农民起义,关外后金政权虎视眈眈,已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1644年,李自成军攻破北京时,于煤山自缢身亡,终年34岁,在位17年。 崇祯帝死后庙号怀宗,后改毅宗、思宗。清朝上谥号守道敬俭宽文襄武体仁致孝庄烈愍皇帝,南明弘光帝上谥号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
明思宗的简介
1、人物简介 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明朝第十六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异母弟,母为淑女刘氏。于1622年(天启二年)年被册封为信王。1627年-1644年在位,年号崇祯,后世称为崇祯帝。 2、生平事迹 朱由检继位后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政事,生活节俭,曾六下罪己诏,是位年轻有为的皇帝。在位期间爆发农民起义,关外后金政权虎视眈眈,已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1644年,李自成军攻破北京时,于煤山自缢身亡,终年34岁,在位17年。 朱由检死后庙号怀宗,后改毅宗、思宗。清朝上谥号守道敬俭宽文襄武体仁致孝庄烈愍皇帝,南明弘光帝上谥号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葬于十三陵思陵。 3、人物评价 崇祯是一个勤政的皇帝,据史书记载,他二十多岁头发已白,眼长鱼尾纹,可以说是宵衣旰食,夕惕朝乾。史志称其“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执政时期,对于后金,群臣分为主战、主和两派。崇祯在用人方面,起用了主战派袁崇焕。文官集团使得军中之将只重出身门第,几次大规模对后金的军事活动均遭惨败,削弱了明朝的军事力量,最终无力镇压农民军起义,间接加速了明朝灭亡。 曾经强盛的明帝国已经风雨飘摇,两党分庭对抗,却难寻能用之人,也确实难寻可用之人。崇祯即位之初在文官集团的帮助下诛灭魏忠贤阉党,却间接推动了文官集团的权利膨胀。崇祯与臣子的关系或可说是历史上最为尴尬诡异的时期--相互仇视,相互依存、相互利用。崇祯在位的十七年,除了镇压农民军以及抵抗后金外,将更多的心力用于削弱文官集团的势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祟祯皇帝叫什么名字
崇祯皇帝叫朱由检。
崇祯皇帝朱由检1611年的2月6日在北京紫禁城出生,是明朝的第十六位皇帝,也是明朝时期的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检在年轻的时候被封为信王爷。
1627年,明熹宗去世,因为没有子嗣,所以立下遗诏让朱由检,于1627年的10月2日继承皇位,那是朱由检只有十七岁。
朱由检继承皇位以后的第二年,就改国号为崇祯,崇祯皇帝刚继位以后就铲除了当时祸乱朝政的阉党魏忠贤,并且勤于政事想要恢复大明王朝的国力。
但是他生性多疑,没有办法挽救已经日渐衰退的大明朝,在他在位期间曾多次爆发了农民起义,在关外的后金政权也虎视眈眈。
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以后,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身亡,年仅三十四岁,随着崇祯皇帝的死去,大明王朝正式灭亡。
扩展资料:
崇祯的一生其实十分悲惨,16岁就当上皇帝的他,在年幼的时候承受了在他这个年龄段不该承受的压力。为了治理好国家,他每天都为了处理政事费尽了心,当上皇帝没几年就白了头发,甚至还出现了皱纹。
到了他里的这个国家,其实已经没有什么东西是好的了,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时间打磨,明朝几乎已经要崩溃的很彻底了。但是他好像不信这个邪,想用自己的方法把明朝接着发展下去。
刚刚上位的他,想着改如何接着统治明朝,于是就在手下的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他刚刚上位,就免除了很多之前留下来的奸臣,还让魏忠贤等人走上了绝路。在他上位之前,宦官专政一直残害着这个国家,让整个朝廷变得很不安稳。
他上位之后,很好的解决了这件事,朝廷上下都觉得这件事他处理的很不错,很有成大事的人的作风。可惜事情最后并不不如人们所愿,崇祯皇帝想要稳定皇朝的梦,也一直没有成真。好像当时的老天都不愿意帮助崇祯,当时的明朝连年灾害,让百姓生活十分困难。
国家也没有什么好的收获,甚至连粮食都很少能够收获到。各地还有很多起义军在作怪,想要推翻崇祯皇帝的统治。如果说国内那些拿着武器要和自己翻脸的百姓已经住够让崇祯难过了,那么国外的后金军队对于他的打击就更大了。
自从他上位之后,每一天都在为这件事烦恼着,自己本来只是一介凡人,面对这些矛盾,他自己也没有办法。 要说他最大的威胁,还是国内的李自成。当时李自成的势力十分强大,而且崛起的速度越来越快了,作为皇帝的崇祯却控制不了,心里难免有些畏惧。
虽然说当时崇祯有过安抚一下李自成的想法,封他做个王,暂时稳定下来了之后再把他除掉。可是当时的大臣们却觉得李自成是个叛徒,不值得这样的待遇,所以这个计划就这么搁浅了。可惜崇祯没有及时的把李自成除掉,想要后悔都没有机会。
当时李自成攻打进京城,那些一开始觉得李自成是个叛徒的人,到了此刻都逃走了。最后只有少部分的忠臣,选择为了国家自尽。一进城的李自成,就开始寻找崇祯,想看看这个和自己作对的皇帝到底长什么样了。
但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崇祯最后竟然上吊自杀了。而更让李自成没有想到的是,崇祯在上吊之前,竟然还给他留了一封信,当时崇祯穿着一件蓝袍,在衣服上写着很长一段话。
意思就是,自己当了17年的皇帝,但是每一天都过得很痛苦,甚至连老天都不愿意帮助自己。不过他这些全部都是他自己的过错,是因为他没能治理好国家,才导致了国家最后的破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崇祯皇帝
总结:以上问题和解答均搜集整理自互联网,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