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我们帮你搜集整理的有关《我是一名书法初学者准备学习柳体,柳公权<<神策军碑》的问答

本文目录一览

我是一名书法初学者,准备学习柳体,请朋友们推荐几本柳体的好字帖

《名家名帖毛笔书法 柳体楷书入门》是名家书法字帖系列之一。《名家名帖毛笔书法 柳体楷书入门》讲述了:中国书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距今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四大古典艺术之一。它博大精深,凝聚了炎黄子孙无穷的智慧。在其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书法一直以它特殊的艺术性和广泛的实用性而蓬勃发展。

定 价:¥10.00

作 者:谢昭然 主编

出 版 社:海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6-1

版 次:1

页 数:34

字 数:64000

标签: 柳公权字帖

返回目录

柳公权<<神策军碑>>的字帖的价格

中国民间故事-柳公权练字 柳公权是唐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柳家塬人。他小的时候,字写得很糟,常常因为大字写得七扭八歪受先生和父亲的训斥。小公权很要强,他下决心一定要练好字。经过一年多的日夜苦练,他写的字大有起色,和柳家塬年龄相仿的小伙伴相比,公权的字已成为全村最拔尖的了。 从此以后,他写的大字,得到同窗称赞、老师夸奖,连严厉的父亲的脸上也露出了微笑,小公权感到很得意。 一天,柳公权和几个小伙伴在村旁的老桑树下摆了一张方桌,举行“书会”,约定每人写一篇大楷,互相观摩比赛。公权很快就写了一篇。这时,一个卖豆腐脑儿的老头放下担子,来到桑树下歇凉。他很有兴致地看孩子们练字,柳公权递过自己写的说:“老爷爷,你看我写得棒不棒?”老头接过去一看,只见写得是“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老头觉得这孩子太骄傲了,皱了皱眉头,沉吟了一会儿才说:“我看这字写得并不好,值不得在人前夸。这字好像我担子里的豆腐脑儿一样,软塌塌的,没筋没骨,有形无体,还值得在人前夸吗?”几个小伙伴都停住笔仔细听老人的品评,小公权见老头把自己的字说得一塌糊涂,不服气地说:“人家都说我的字写得好,你偏说不好,有本事你写几个字让我看看!” 老头爽朗地笑了笑,说:“不敢当,不敢当!我老汉是一个粗人,写不好宇。可是,人家有人用脚都写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到华京城里看看去吧!” 起初小公权很生气,以为老头在骂他。后来想到老头和蔼的面容,爽朗的笑声,又不大像骂他,就决定到华京城里去看看。华京城离柳家塬有40多里路。第二天,他起了个五更,悄悄给家里人留了千纸条,背着馍布袋就独自往华京城去了。 柳公权一进华京城寿门,见北街一颗大槐树下挂着个白布幌子,上写“字画汤”三个大字,字体苍劲有力,笔,法雄健潇洒。树下围了许多人,他挤进人群去看,不禁惊得目瞪口呆。只见一个黑瘦的畸形老头,没有双臂,赤着双脚坐在地上,左脚压住铺在地上的纸,右脚夹起一支大笔,挥洒自如灿在写对联。他运笔如神,笔下的字迹似群马奔腾,龙飞凤舞,博得围观看客们阵阵喝彩。 小公权这才知道卖豆腐的老汉没有说假话,他惭愧极了,心想:和字画汤老爷爷比起来,我真是差得太远了。他“扑通”一声跪在字画汤面前,说:“我愿拜你为师,我叫柳公权,请收下我,愿师傅告诉我写字的秘诀……”字画汤慌忙放下脚中的笔,用脚拉起小公权说:“我是个孤苦的畸形人,生来没手,干不成活,只得靠脚巧?昆生活。虽能写几个歪字,怎配为人师表?” 小公权一再苦苦哀求,字画汤才在地上铺了一张纸,用右脚提起笔,写道: “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 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 老人向公权说:“这就是我写字的秘诀。我自小用脚写字,风风雨雨已练了五十多个年头了。我家有个能盛八担水的大缸,我磨墨练字用尽了八缸水。我家墙外有个半亩地大的涝池,每天写完字就在池里洗砚,池水都乌黑了。可是,我的字练得还差得远呢!” 柳公权把老人的话牢牢地铭刻在心里,他深深地谢过字画汤,才依依不舍地回去了。 自此,柳公权发奋练字,手上磨起了厚厚的茧子,衣肘补了一层又一层。他学习颜体的清劲丰肥,也学欧体的开朗方润,学习字画汤的奔腾豪放,也学宫院体的娟秀妩媚。他经常看人家剥牛剔羊,研究骨架结构,从中得到启示。他还注意观察天上的大雁,水中的游鱼,奔跑的糜鹿,脱缰的骏马,把自然界各种优美的形态都熔铸到书法艺术里去。 柳公权终于成为我国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字,结构严谨,刚柔相济,疏朗开阔,为书法界所珍视,素有“颜筋柳骨”美称。可是,柳公权一直到老,对自己的字还很不满意。他晚年隐居在华京城南的鹳鹊谷(现称柳沟),专门研习书法,勤奋练字,一直到他88岁去世为止。

返回目录

初学柳体,用谁的字帖比较好啊

你初学柳体,字帖当然是柳公权的字帖好。他的楷书字帖有【唐柳公权书神策军碑】,【唐柳公权书玄秘塔碑】。发两张图片给你。祝你成功!

返回目录

柳公权字帖有收藏价值吗

《柳公权玄秘塔精选字帖》是“中国碑帖经典”丛书之一,向读者展示了柳公权玄秘塔碑。本帖字迹匀称,笔势圆劲流丽,结构布局端庄秀美。本字帖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也让广大书法爱好者领略到中国古典书法的一种理想境界,以柔寓刚、外柔内刚。初学者可根据每个字的用笔、结构、布势等去临摩。这本字帖当为罕世珍品,可以说是初学者的最佳范本。

返回目录

书法家柳公权的楷书字体介绍

柳公权的书法在我国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他的字体被受到人们的临摹与赞赏。那么,关于柳公权的楷书,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柳公权的书法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柳公权的楷书书法介绍

唐代是一个楷书名家辈出的时代。我们这本书里先后介绍过欧阳询、颜真卿,当然,这两人都是唐代楷书名家,也是唐代楷书书法不能回避的名家。柳公权也是唐代楷书名家,与前两者相比,这三人正好同处三个不同历史时期——欧阳询生于北朝,历隋而入唐,是书法史上的“初唐四杰”之一,属于初唐时期的书家;颜真卿主要活动于开元、天宝之后,属于盛唐时期的书法家;柳公权则属于中唐时期的书法家。至于晚唐书法,吴老师在介绍杜牧《张好好诗》的那篇关于大叔爱萝莉的那篇文章里曾经提到过,晚唐书法属于荒漠期。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再加上元代的赵孟頫,今天中国人嘴巴里所强调的楷书四家就到齐了。这四位楷书大师中,唐代占了三位。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三人无不都是楷书结体构建的大师,这与唐代书法注重法度有很大关系。

柳公权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书法家,唐代时候,他就很有名气,请他书写碑版的人就很多;至于今天,知道他的人依旧不少。我相信,本文很有可能是读者们翻看本书的第一篇文章。这或许源自大家对柳公权和柳体楷书的熟悉,大家在刚学习楷书技法的时候,又有谁能绕得开柳公权呢?吴老师从五岁开始学习毛笔字,初一开始,家父就以柳字作为我的楷书入门。至于家父教我“永字八法”,那一招一式也是以柳体为范本。从那时候开始,我就与柳字结下了不解之缘,此后虽然也学过一段时间颜真卿、赵孟頫、王羲之和苏轼,但总得说来,我还是对柳字的用笔和结构了解得更多,即便是今天给学生上课时候的板书,也时不时地会用柳书来做范例进行教学。

柳公权现存的作品不少,最有名的是《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这两块石刻都是楷书作品。《玄秘塔碑》全称《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由裴休撰文,柳公权抄写,现藏西安碑林;《神策军碑》全称《皇帝巡幸左神策军纪圣德碑》,唐武宗会昌三年(公元843年)立于皇宫禁地,由崔铉撰文,柳公权书写。相比《玄秘塔碑》,《神策军碑》因为一直在宫廷收藏,因此其保存的情况也比《玄秘塔碑》好很多。神策军是唐代北衙禁军,主要负责宫廷护卫。北衙禁军是相对唐代南衙禁军而言的。唐太宗玄武门之变之后,考虑到拱卫宫廷的安全,以及结合长安宫城北高南低的地理特点。唐代帝王设置了北衙禁军,以精锐士卒组成,有别于南衙禁军为宰相、朝廷所指挥的情况。因此,北衙禁军就成为唐代宫廷的一支重要的武装力量。神策军就是北衙禁军的一支。当然,北衙禁军在唐代后期多为宦官控制,反而成为唐代宫廷不安全的隐患。

在这两块石刻作品中,柳公权柳体字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柳字中宫紧收,中心沉稳,没有露骨的点画,力求四平八稳;其次,从点画上说,柳体楷书多以方笔出现。这种方笔主要是从北朝碑刻风格而来。魏碑书法对唐代书法影响很深,我们在介绍褚遂良的时候曾介绍过,这里就不专门展开了。点画技法上,方笔书写,要求书写者严格控制毛笔的提按,讲究欲右先左的回锋。在转角处,用笔提按需要有明显的顿挫,以呈现出方折的模样。这种用笔有魏碑的沿袭,比如《始平公碑》在起笔和转角时候“切”的动作。这些动作在柳体楷书中也多有呈现。此外,柳公权年轻时候也曾学过颜真卿楷书。泛泛说来,柳字与颜字点画上的最大区别就是“颜筋柳骨”。柳体字讲究骨力,其线条刚瘦,给人一种铮铮铁骨的铿锵之态。颜体字则讲究点画、线条的丰满。因此,颜体字侧重线条的“筋”,在柳体字在乎用笔的“骨”。正是因为这一技法特点,吴老师才将题目命名为《柳骨铿锵》。

但是,从点画用笔技法层面来探讨柳体字的艺术影响的话,我们就必须要提到学习柳体楷书的一大无趣之处。上文笔者提到“永字八法”。当然,这八法是学习楷书的读者在实际书写中必须遭遇到的八种最基本点画技法。柳体楷书的八法有严格的规范,因此更容易为初学楷书的读者上手。但是,柳体楷书对于某一个点画的变化太多,从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点画集体。比如,就撇这个笔画来说。柳体楷书就起码有:长撇(金的第一笔)、短撇(乎第一笔)、直撇(用的第一笔)、回锋撇(成的第二笔)、回头撇(雄的第二笔)、兰叶撇(尘的第三笔)、平撇(斤的第一笔)……这么多的变化当然让初学者开头很难掌握。当然,最要命的是,这些不同的撇的变形点画,确实是不通用的。当然,长撇与短撇是有明显的区别。可就兰叶撇的使用来说,“尘”字的这一撇固然也有人写成长撇或者直撇,可那么写就写不出柳体那种瘦劲的锋利感觉。因此,根据不同的场合而使用不同的点画,这种灵活的使用,确实是学习柳字的一大难处。

此外,柳字学得好的人,也有自己的痛苦之处。1949年之前,大户人家的闺阁女子就多学柳字,究其原因是因为要写好柳字,就必须熟知柳字的书写规范,掌握用笔的分寸和严谨性。我们会发现,柳体字在起笔、收笔和转角处的处理是千篇一律的,这说明柳体字点画的书写时调锋、提按的方法是固定的。但是,这种书写习惯一经养成,必然会严重束缚住书写者点画的流畅性。诚然,学习唐楷,不论是柳体、欧体还是颜体,并烂入骨髓的书法爱好者在改学行书时候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受到同好的指责。但平心而论,柳体字对书写者点画的束缚更加厉害。

我们知道,艺术审美的习惯是植根于人的内心的。如果一个人在书法学习中养成了中规中矩的书写习惯。那么,生活中的他,也不太可能逾越规范,成为体制的破坏者。大家闺秀,学习柳体书法似乎也有这么一层原因在其中。当然,相比颜真卿的楷书,柳公权楷书更加秀丽、端庄。或许,这也是柳体在大家闺秀中大行其道的重要原因。

实际上,历朝各代对于柳公权书法的评价也都是褒贬不一的,即便是同一个人对柳体字的评价,甚至也有互相抵触之处:

米芾评价柳公权说:“字之八面唯尚真楷见之,大小各自有分。智永有八面,已少了钟法。丁道护、欧、虞笔始匀,古法亡矣。柳公权师欧不及远甚,而为丑怪恶札之祖。自柳世始有俗书。”可他自己却又说柳公权:“柳公权如深山道士,修养已成,神气清健,无一点尘俗。”

董其昌也是如此自相矛盾。他先论柳体:“神奇化为臭腐。”可又在另书中评论:“公权正书及行皆妙品之最。”“臭腐”和“妙品之最”相提并论,真让我们这些业余的书法票友不知道该置柳公权于何处了。

米芾、董其昌都是古来名家,对于他们的评价,想必都有一定道理。然而,抛开这些评论自相攻讦之处,我们学习柳字,应该找到更多一些为我所用的地方。我有这么一个故事,正好借这个机会写出来:因为学习柳字的习惯,我经常把“国”字中的那一点给省略掉。但是严格说来,这就是个错别字。我的一位同窗好友刘洪坤兄见到之后,就跟我指出错误。我呢,强词夺理喽,你去看《玄秘塔碑》,看看柳公权是不是这样写的。可刘兄反驳我说,我们学习柳字,学习的应该是柳字的结构、用笔和书法审美。这才是学书法的关键。学人家的错误,亦步亦趋,当然是不可取的。

我想,用这个故事作为我本文的结尾,或许能够给正在学习柳字的书法爱好者一个启发:不论是哪家书家,他们的书法都是“美、丑”并存的。只不过,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的美与丑来。历代那些如米芾、董其昌一类的评论固然是重要的,可找出为我所用的亮点来学习才是最关键的。正如我一次在电视节目中看到启功先生就曾谈到自己学柳体字的经验:当他觉得自己的书法骨力不足时,便刻意找来柳体字帖认真临摹,以期从柳体临习中强化自己线条的骨力。我想,启功先生的书法独步天下,他的学柳字的经历,足够给我们大大的启发了。

柳公权身上的故事还有很多,这里我就不展开介绍了。百度下柳公权,可以找到很多关于柳公权的历史和故事,若都写在这里,太有抄袭史料而浪费版面的意思。相比本书其他文章来说,本文或许是故事最少的一篇,但却是体会和评论最真实的一篇。毕竟,五岁学书至今,柳字伴随我走过了快三十个年头,这其中的各种心得体会当然会比从史料上直接抄来的评论要真切的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就是这个道理!

柳公权的书法介绍

柳公权的传世作品很多。传世碑刻有《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等。其中《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神策军碑》最能代表其楷书风格。柳公权的行草书有《伏审》、《十六日》、《辱向帖》等,他们的风格仍继承王家风格,结体严谨,潇洒自然。另有墨迹《蒙诏帖》、《王献之送梨帖跋》。《蒙诏贴》白麻纸,七行,二十七字。今藏故宫博物院。其书曾刻入《三希堂法帖》干隆称“险中生态,力度右军”。体势稍带颜法,沉劲苍逸。另外《兰亭续帖》中有《紫丝靸帖》,文字有所不同,翰林不称“出守”,故疑其伪,当为唐末宋初高手所拟。

柳公权的著名作品

柳公权一生书碑特多,在此,就他的一些代表作品作些介绍:

1.《金刚经刻石》(824年,四十七岁) 柳公权正书,刻为横石,共十二块,每行十一字,原石毁于宋。唯一唐拓本发现于敦煌石窟,现藏巴黎博物馆。此为柳书早期代表作。其下笔精严不苟,笔道瘦挺遒劲而含姿媚;结体缜密,以纵长取形,紧缩中宫,开展四方,清劲而峻拔。“柳骨”于此可初识,而柳集众书于此亦可知。宋董逌云:“诚悬书金刚经,柳玭谓备有锺(繇)、王(羲之)、欧(阳旭)、虞(世南)、褚(遂良)、陆(柬之)之体。今考其书,诚为绝艺,尤可贵也。”(《广川书跋》)

2.《李晟碑》(829年,五十二岁) 碑在陕西高陵县,碑连额高一丈四尺二寸,宽五尺八寸二分,三十四行,行六十一字。裴度撰,柳公权正书,并篆额。此碑明代已多漫漶,近拓石花满布。清孙承泽《庚子消夏记》云:“字虽剥落,然一看挺拔不群之概,尚可扪而得之也。”与《金刚经》相比,加强了斩钉截铁、棱角分明、点画爽利森挺、挺拔不群之概。但是有些地方结字显得拘谨,局促。

3.《回元观钟楼铭并序》(836年,五十九岁) 石横置,四十一行,行二十字,邵建和镌刻。1986年11月出土于西安市和平门外。此碑风神烁烁,一笔不苟,其用笔重骨力,以方笔为主,辅以圆笔,劲利清健。其结构往往错位中求变化,比如左右结构的字“蹲”、“钟”、“楼”等将左边偏旁往上挪,形成左短右长的结字法,在不平衡中求韵趣。柳书向又一纵深渐进。

4.《冯宿碑》(837年,六十岁) 王起撰,柳公权书并篆额,正书,四十一行,行八十三字,石存西安碑林。其书爽利快健,神采飞扬。似乎在预示一种更为精炼的“柳体”即将孕育而出。就在此后的五六年中,《玄秘塔》、《神策军》便相继问世,成为千年楷书的典则。《庚子消夏记》引杨用修语云:“诚悬《冯尚书碑》亚于(虞世南)《庙堂碑》。”《石墨镌华》云:“此碑柳书结字小差胜《玄秘塔碑》,尚不堪与薛稷雁行。杨用修云亚于《庙堂碑》,过矣。”

5.《苻璘碑》(838年,六十一岁) 李宗闵撰文,柳公权书并篆额,邵建和镌字。三十一行,行六十二字,碑高一丈,宽四尺五寸三分,为柳碑中最显要者。石在富平县,“十年动乱”中被毁。此碑历代享有盛名,《金石录》、《宝刻类编》、《集古求真》等均有著录。此碑与《冯宿碑》字虽较小于《玄秘塔碑》,但同样魄力雄浑,字法深厚,结构缜密,神理骏发。孙承泽《庚子消夏记》云:“其书亦带有婵娟不胜罗绮之致。”此谓雄浑中有秀媚之色。

6.《玄秘塔碑》(841年,六十四岁) 裴休撰文,柳公权书并篆额,邵建和、邵建初镌刻。共二十八行,行五十四字,石存西安碑林。清王澍《虚舟题跋》云,“诚是极矜炼之作。”明王世贞《弇州山人稿》云:“此碑柳书中最露筋骨者。”其骨力矫健,筋骨特露,刚健遒媚;结字瘦长,且大小颇有错落,巧富变化,顾盼神飞,行间气脉流贯。全碑无一懈笔,可谓精绝。

7.《神策军碑》(843年,六十六岁) 此碑崔铉撰文,柳公权奉敕书,记唐武宗李炎巡幸左神策军事。碑立于皇宫禁地,不能随便传拓,因此流传较少,北京图书馆藏有北宋之拓本。此碑和《玄秘塔》相隔二年,总体风格相近,法度谨严,精魄强健,然而也有细别。《玄秘塔》极劲健,此碑则雄厚;前者极露筋骨,后者凝炼温恭;前者较遒媚,后者则较端重。此碑刻工也极精,或认为柳书传世最佳者。孙承泽说:“书法端劲中带有温恭之致,乃其最得意之笔。”柳公权的楷书中以《神策军碑》、《玄秘塔碑》影响最深远。

8.《刘沔碑》(848年,七十一岁) 柳公权书,韦博撰,元度摹勒并篆额,楷书三十七行,行六十五字。此碑字体偏小,但书体劲秀。杨守敬《学书迩言》注意到其“淡雅”特点。细察其碑多用圆笔,如“国”字,右角转换既圆,右直下也呈弓弩形。“司徒”之“司”,右侧遽然下弯,有拙态,“神道”之“道”字的结体也错互示拙。七十岁以后,柳公权书也在变化。此碑与其相近风格者如《苻磷碑》、《魏公先庙》、《刘沔》、《冯宿》均有“敛才就范,终归淡雅”之风范。

9.《魏公先庙碑》(852年,七十五岁) 唐崔玙撰,柳公权书,正书三十六行,行六十字,原在西安。碑断石散,磨泐不全,初拓仅五石。立碑年月不明,王昶《金石萃编》以为在咸通末(874),《宝刻类编》以为大中六年(852)。此碑崔文庄雅,柳书遒劲,细看已达淡雅之境。其笔画颇有俯仰之态,如“上”字、“五”字之横;结字颇取倾仄之势,如“事”、“国”重心偏右;又如“食邑五百”这行,让左避右,均可玩味。

10.《高元裕碑》(853年,七十六岁) 柳公权书,萧邺撰文,在河南洛阳,碑高一丈一尺余,广四尺,楷书三十三行,行七十九字。额篆书“大唐故吏部尚书赠尚书右仆射渤海高公神道碑”,四行,二十字。康有为曰:“《高元裕碑》有龙跳虎卧之气。”(《广艺舟双揖》)清杨守敬《学书迩言》云:“《高元裕》一碑,尤为完美,自斯厥后,虽有作者,不能自辟门户矣。”“龙跳虎卧”是喻其书法之雄强有力。后者称其完美,已达炉火纯青之境界。

返回目录

柳公权书法作品特点

柳公权的书法在我国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它的书法结体遒劲。柳公权的书法在唐朝当时极负盛名,民间更有“柳字一字值千金”的说法。以下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柳公权书法作品特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柳公权书法作品特点

书法结体遒劲,而且字字严谨,一丝不苟。在字的特色上,以瘦劲著称,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以行书和楷书最为精妙。也由于他作品独到的特色。

字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构严谨,有着“颜筋柳骨”的说法。“书贵瘦硬方通神”的楷书,较之颜体,则稍均匀瘦硬。

他书法在唐朝当时即负盛名,民间更有「柳字一字值千金」的说法。书法结体遒劲,而且字字严谨,一丝不茍。

柳楷书的笔法劲练,稳而不俗,险而不怪,老而不枯,润而不肥,仪态冲和,遒媚绝伦。笔画均匀硬瘦,棱角外露,富于变化,避免单吊重复。

横画大都方起圆收,骨力劲健,起止清楚,短横粗壮,长横格外瘦长,神采清秀,竖画顿挫有力,挺劲瘦长,凝练结实,撇画锐利,捺画粗重稍短而踢起,用笔干净利落。总体上内敛外拓,中宫收紧,四肢开展,于严谨中见疏朗开阔的风姿。

柳体楷书用笔特征

1、方圆兼施,刚中寓柔:柳字端雅、犀利、透骨、露筋,其笔画以瘦硬取胜,用笔多用方笔,在起笔、收笔和转折之处常用折笔折出棱角而呈方的形状,以彰显骨力。同时又能以方为主,济之以圆,方起圆结,于刚劲中显出丰润。如“相、宠、扶”。

2、中锋立骨,劲中含润:中锋是柳体楷书用笔的基本要求。柳书用笔精致,柳书的骨体追求雄健与秀挺的结合,其骨力之体现,精心于中锋逆势运行,细心于护头藏尾,汲汲于将神力贯注于线条之中,中锋骨法用笔使点画顾盼间秀气流露,撇捺挑踢如手足健朗,清劲挺拔,瘦硬通神。如“友、羞、鸿”。

柳公权书法作品有哪些

他的传世书迹很多,影响较为突出的有《玄秘塔》、《神策军碑》、《金刚经》等。

1、《神策军碑》:楷书,唐会昌三年(公元843年)立。是柳公权的代表作之一,较后世熟知的《玄秘塔》书体风格更有特色,结体布局平稳匀整,左紧右舒,也是较好的临写范本。

2、《柳书金刚经》:楷书,唐长庆刚年(公元824年),四月刻。原石毁于宋代。有甘肃敦煌石室唐拓孤本传世,一字未损,今在法国巴黎博物院。评论家认为楷书金刚经,具备了钟(繇)、王(羲之)、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陆(东之)各体之长,有很高艺术价值。

3、《玄秘塔碑》:楷书。唐会昌元年(公元841年)上二月立,原碑现存陕西西安碑林。此碑在传世的书迹中,最为著名。是历来影响最大的楷书范本之一。

柳公权书法作品特点相关 文章 :

★ 柳公权书法特点有什么成就

★ 柳公权的书法特点是什么

★ 柳公权的书法有什么特点

★ 著名书法家柳公权的代表作品介绍

★ 柳公权书法作品欣赏

★ 柳公权经典的传世书法作品欣赏

★ 著名书法家柳公权人物介绍

★ 柳公权钢笔书法作品图片欣赏

★ 精美的柳公权书法字帖图片

返回目录

柳体楷书是什么

柳体是指唐朝最后一位大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的柳公权( 778-865 )的书法作品字的总称。 柳体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书贵瘦硬方通神”他的楷书,较之颜体,则稍均匀瘦硬,故有「颜筋柳骨」之称。

返回目录

总结:以上问题和解答均搜集整理自互联网,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