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我们帮你搜集整理的有关《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作者简介,求张中行《家乡三李 》全文》的问答

本文目录一览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作者简介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张中行写的一篇文章,出自他的作品《谈文论语集》 。张中行(1909年1月7日—2006年2月24日),原名张璇,学名张璿,字仲衡,河北省香河县河北屯乡石庄(今属天津市武清区河北屯镇)人,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张中行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合作编著有《文言文选读》《文言读本续编》;编著有《文言常识》、《文言津逮》、《佛教与中国文学》、《负暄琐话》等。张中行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三人又与邓广铭合称“未名四老”。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2017年本文入选人教社新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13课 ,课文由杨波朗读 。这篇课文是张中行回忆叶圣陶的文章。作者通过回忆与叶圣陶先生交往中的几件小事,表现了叶圣陶谨严自律、待人宽厚的节操和风范,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追思景仰之情。

标签: 张中行作者简介

返回目录

求张中行《家乡三李 》全文

家乡三李 通常说“三李”是指唐朝的三位诗人:李白,李贺和李商隐。那用西方的说法,都是头顶桂冠的人物,我这里说的“三李”与那三位地位恰好相反,不是处于高的一端,而是处于低的一端。他们是住在我的小村庄里的外来人,属于旧时代乞丐群里的人物,连名也不为任所知。大家都只称姓,曰大李,醉李和二李。 我们的小村庄在京津间运河以东,以西往东再往北折,曲尺形的一条街,不过四五十户人家。可是其东不过一里是镇,有商店,可以容易买到米面、肉食,直到美孚煤油和太白古糖。是我很年幼的时期,村里出了个由乡人看来很腾达的人物,先是上日本士官学校,以后从戎,一直作到杂牌军的师长。作了官,有势,有钱,在那时候,除了盖房、买地、取小老婆之外,还要修祠堂,慎终追远,光宗耀祖。于是在村西头坐北向南修了四合院式的祠堂。祠堂之东是关帝老爷的庙。只有一间,关帝与周仓、关平合住,看来鬼较之神是后来居上了。祠堂每年不过热闹两次,清明节和年节,平时则无,冷冷清清。不知是想废物利用还是特别机缘,在我上小学时期,里面住了外来的一伙人,当时通称为“化子”。总数五六个,当然都是男性,其中给人印象深的是三个人,都是李.旧时代,靠乞讨维持生活的人,为数不少,种类也不少。最高的是所谓出家人,包括和尚、尼姑和道士。据说他们可以使活人得福,死人免罪,因而不能不受到特殊的尊敬,要称为师傅,送钱送米名为供养。总之,论"名"而不问"实",他们不属于乞丐的一群。当他们在祠堂住了几年,中间突然发生一件奇事,使乡人大吃一惊。 挺难码字的 你留个邮箱给把 负暄絮语 这个发给你、

返回目录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的写作特点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的写作特点:全文详略得当地介绍了叶圣陶先生的二三事,鲜明地表现出叶圣陶先生的人物形象;文章善于以小见大,从关于叶圣陶先生的小事,突出叶圣陶先生的宽厚待人、律己修身的人物特点,升华主旨;文中多处引用古文或诗句,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文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的作者《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的作者是张中行。张中行是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张中行先生治学严谨,博学多识,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其代表作为《顺生论》。《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的赏析全篇言简情挚,先写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的一件事,就是叶圣陶给他的文章描标点,让他受了教育,接下来又叙述了叶圣陶在日常交往中宽厚待人的一些言行,写出叶圣陶对人对事的态度,既谨严认真又诚恳谦逊。第二个方面回忆叶圣陶先生不仅有为人宽的一面,还有严的一面,从这些小事中细致入微地表现出叶圣陶的学术态度和风范。

返回目录

文言和白话的作者简介

张中行(1909-2006),原名张璿,字仲衡。后以名字难认,改今名。1909年1月生于河北省香河县一农家。1931年通县师范学校毕业。1935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毕业。先后任教于中学和大学。建国后就职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从事工作。先生涉猎广泛,博闻强记,遍及文史、古典、佛学、哲学诸多领域,人称“杂家”。自觉较专者为语文、中国古典和人生哲学。吹牛为文,以“忠于写作,不宜写者不写,写则以真面目对人”为信条。自20世纪80年代始,十馀年间,相继有《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禅外说禅》、《文言津逮》、《文言和白话》、《作文杂谈》、《文言常识》、《顺生论》、《说梦楼谈屑》、《流年碎影》、《说梦草》、《散简集存》等著作行世。其中或记旧人旧事,或谈学论理,或探究人生……钩玄提要,百炼工纯,以其见识之深邃,文笔之独特,受到海内外广泛关注。

返回目录

张中行散文的作者简介

张中行,(1909-2006),河北省香河县人,1931年毕业于通县师范学校。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曾先后在中学和大学任教,1949年以后就职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从事工作。主要著作有:《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禅外说禅》、《文言津逮》、《诗词读写丛话》、《顺生论》、《说梦楼谈屑》、《横议集》、《说书集》、《说梦草》、《散简集存》等。

返回目录

张中行写的上联“何处少墨同多墨”下联是什么

1、张中行写的上联“何处少墨同多墨”下联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2、“何处少墨同多墨”是张中行先生为一幅国画题联。 附下联选项如下: A道是无情却有情 B此时无声胜有声 C春城繁花笑落花 D隔水青山似乡山 选——B此时无声胜有声 墨少墨多是作画时要表现的重点不一样。墨少的甚至没有墨的地方反而衬出了墨的着落点,所以,无声胜有声。 3、作者简介: 张中行,原名张璇,学名张璿,河北省香河县河北屯乡石庄(今属天津市武清区河北屯镇)人,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合作编著有《文言文选读》、《文言读本续编》;编著有《文言常识》、《文言津逮》、《佛教与中国文学》、《负暄琐话》等。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返回目录

总结:以上问题和解答均搜集整理自互联网,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