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我们帮你搜集整理的有关《论轮台诏的作者是谁,重恬适而轻事功”是一种什么样的》的问答
本文目录一览
论轮台诏的作者是谁
田余庆。
田余庆,湖南省湘阴县人,出生于陕西省南郑县。1950年北京大学史学系毕业。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先后于湘雅医学院(现中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政治系(昆明)肄业,1950年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
田余庆先生早年从事中华民国史、中国近代史研究工作,曾与金毓黻合编《太平天国史料》,并参加“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后来从事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侧重秦汉史与魏晋南北朝史,参加编著的大学教科书《中国史纲要》(翦伯赞主编)获国家教委特等奖。他担任硕士生、博士生导师,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术人才。
人物评价:
一部史学著作不但需要有宏观方面的理论概括和创造性见解,而且需要有微观方面的严谨处理和史料的细致考订和巧妙运用。前者欠缺,后者便易流于饾饤、繁琐;后者单薄,前者又会失之空洞、缺乏说服力”。田先生的研究是“两者有机结合的一个典范。
重恬适而轻事功”是一种什么样的做官态度
重恬适而轻事功”是一种不积极的的做官态度。按照田余庆的说法:『是重恬适而轻事功,无积极的处世态度
田余庆的人物简介
田余庆,男,历史学家,湖南省湘阴县人。1924年2月11日生于陕西省南郑县(今汉中市),北京大学史学系1950年毕业,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已退休 。先后于湘雅医学院(现中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政治系(昆明)肄业,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北京大学讲师、教授、历史系主任,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兼任国务院学术委员会历史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务院古籍整理与出版规划小组成员、《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委员会委员等职。1985~1986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讲学。专于中国古代史,对魏晋南北朝政治史尤有研究。田余庆先生早年从事中华民国史、中国近代史研究工作,曾与金毓黻合编《太平天国史料》,并参加“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后来从事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侧重秦汉史与魏晋南北朝史,参加编著的大学教科书《中国史纲要》(翦伯赞主编)获国家教委特等奖。他担任硕士生、博士生导师,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术人才。2014年12月25日,北京大学历史系发布讣告,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田余庆于12月25日凌晨6时09分去世,享年90岁。12月26日,北大历史系将设灵堂供师生追思,田余庆先生的告别仪式于12月27日上午10点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
汉朝是我国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章,为什么有“非承秦不能立汉”的说法呢
汉朝是我国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章,为什么有“非承秦不能立汉”的说法呢?
田余庆先生说:“陈胜一呼而楚境振动,关东烧开,“张楚”所具有的呼吁能量,别的关东五国都无可比拟。……秦楚之时风云诡谲,局势纷然,它充分说明后人的历史时间结果:一是非张楚不能灭秦,二是非承秦不能立汉。”
经历过秦楚之时的中国大地,再次成长起来了一个伟大帝国——汉。汉朝是我国历史上浓墨重彩一章,今日中国的主体民族以汉为名,足以说明国人对汉朝的认同感非常之高。刘邦在汉初百废待兴之时采用了怎么样的施政对策?为何田余庆先生在遍阅史籍后得出了“非承秦不能立汉”的结论呢?
1、据秦之地
秦末造反中,不仅有农民军,还有六国的复辟军队。当此之时,六国之号争相复立,妄图修复六国军阀割据瓦解的态势。之后刘邦项羽之战又和秦灭六国非常相似。刘邦作为灭秦阵营之一,可是当她朝东与刘邦及各称王交战之际,又宛然处于当初秦始皇灭六国地位。
伴随着局势变幻莫测,一个人所处的历史地位及历史意义可能颠倒,刘邦就这样,最初参加灭秦,然后又据秦地而统一天下。“汉承秦制”最先在于承秦之帝业,再度设立了君主专制的统一帝国,而不是像刘邦那般搞分封制。
刘邦凭着强悍的军事力量进关,驱使刘邦妥协,封其为汉王。可是公元前206年,刘邦便再度举兵进关,攻灭陕西关中三王(翟王董翳;塞王司马欣;雍王章邯),占有秦地。公元前205年冬,刘邦刺杀义父,刘邦借机举哀伐楚。汉军最开始弱于楚军,称为百败,但最终由弱变强,并且于公元前202年冬十月,杀刘邦于垓下之战。
刘邦灭刘邦以后没多久,有利于定陶即位,直接由洛阳市迁都长安,再现秦代以陕西关中制天底下的态势。以关中地区为都代表着据于秦之旧地,但秦和楚最初是敌对关系,而刘邦相当于是在敌人的产业基地上设立了楚人帝国。
2、用秦之人
陈苏镇先生:秦人作为反秦战场上的被征服者,在楚汉战争中却成了战神,为汉朝重塑帝业,立下了赫赫战功。
刘邦进关后,数次征陕西关中兵、收三河士,其手下也有一支主要是以秦人所组成的土郎中骑,是战斗能力很强的主力军。据《史记·高祖功臣侯年表》,在统一战场上,秦人以功封王者9-10人。分别是:赤泉侯杨喜,戚侯季必,原水侯马童,景侯王竞,涅阳侯吕胜,长修侯杜恬,吴房侯杨武,汾阳侯斳强,高陵侯王虞人,杜衍侯王翳。不难看出,秦人在楚汉之争中是刘邦的坚定拥护者。
3、承秦之制
《史记》上说刘邦进关以后,与父老乡亲约法三章,即杀人者死,致伤及盗抵罪,其他秦法全部废止。秦民因而大悦,奠定刘邦以后建都陕西关中的民意基本。《史记》的记载让很多人以为刘邦将秦国的苛法全部废止了,实际上确实如此吗?近代很多学者的科学研究基本上否定了这种观点。钱穆:汉初制度、法律,一切全依秦旧。侯外庐:汉律之陡峻,比秦更甚。高敏:汉初法律全部承秦。
汉高祖进关“约法三章”时,并没有“悉去除秦法”,甚至连秦的苛法也没有完全废止,……汉高祖年间至汉高祖十一年中间的法律,是全部承继秦律的汉律。在很短的时间以内,刑法可能大大的缓解,但中国古代法律很大一部分属于刑诉的,这一部分是不可能一下子废止的。帝国便是借助这种标准来执政天下的,像怎样招兵、怎样征税、官衙的组织和运行这些纪律规定都是不可能废止的。
刘邦进关时,别人都是在争夺奇珍异宝,而萧何却进到府库将裁判文书全部搜集维护起来。萧何作为一个刀笔吏,自知裁判文书对帝国执政的必要性,这一举动为刘邦集团打造一个相对稳定的后才,从而击败刘邦,快速修复天下的纪律,彰显了至关重要功效。
比如汉高祖时期的官称和官爵制度和秦是一模一样的。官称有:宰相、县尉、御史大夫、卫尉、治粟内史、典客、宗正、上尉、太仆、少府、卫尉、郎中令、奉常等。二十等官爵有:二十彻侯(后因避汉武帝刘彻讳,改成诸侯王)、十九关内侯、十八大庶长、十七驷车庶长、十六大上造、十五少上造、十四右更、十三中更、十二左更……一公士这些,而且同秦代一样依官爵授田宅宫。
不难看出,一个政权的奔溃并不意味着体制的奔溃。政党尽管坍塌,但体系却可以维持下去。人们在核对汉制与秦制时,发觉汉朝制度也有齐制和楚制的影子,也就是说齐国和楚国的那一部分制度一直保存到汉朝,但总而言之,汉制的大部分也是来自秦制。以上就是全部内容了,大家还有什么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何评价田余庆先生
田余庆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秦汉魏晋南北朝史学家。先生治学态度严谨,且对问题多有独到之见解,这是李开元、阎步克先生等多次谈及的。对于一个学者来说,最重要的是记住他写的书。先生的《东晋门阀政治》,文笔优美,且指出了东晋一朝为门阀政治的特点。同时,对于东晋一朝其他的政治势力也有论及,如流民武装,以及亲附皇权的寒族等。立论深刻,是研究东晋历史绕不开的一部著作。
总结:以上问题和解答均搜集整理自互联网,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