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小伙伴们,相信很多人对拥有最厉害的“克虏伯大炮”清朝为何在和鸦片战争时期清朝也有大炮跟当时英国的都不是特别了解,因此今天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拥有最厉害的“克虏伯大炮”清朝为何在和鸦片战争时期清朝也有大炮跟当时英国的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目录一览

拥有最厉害的“克虏伯大炮”,清朝为何在大沽口败给武器并不占优的联军?

在我看来,清军之所以拥有了“克虏伯大炮”还会惨败于联军,主要还是因为大沽口的炮台的设计有问题,弹药库啥的都没有保护,让八国联军很容易就能攻破这个炮台。而且清军虽然有“克虏伯大炮”这么强的武器了,但是清军士兵的素质不行啊!于是清军最后也算是断送在自己手上了。

其实清朝对“克虏伯大炮”也是非常重视的,不仅心甘情愿地斥282万两白银巨资来制造“克虏伯大炮”,而且他们还积极地从远洋聘请专家来给他们看看该怎么在军舰上装上“克虏伯大炮”比较好一点。但在十九世纪末,“克虏伯大炮”就遭受了战争的洗礼。

当时清朝正在闹义和团运动,而八国联军就看准时机对清朝的大沽口发起了猛烈进攻,主战场就是在大沽口炮台。一开始,八国联军的三十艘军舰就只是在大沽口炮台射程范围外的地方停留,而且还雄赳赳气昂昂地对炮台下了投降的最后通牒。但是八国联军十分狡诈,他们还派了近千名士兵静悄悄地登上了大沽口,埋伏在炮台附近,伺机而动。

大沽口炮台的守将罗荣光非常正义凛然,不仅拒绝投降,而且率军拼死抵抗。在联军到达炮口的第二天凌晨,他们对大沽口炮台进行了猛烈的炮攻。罗荣光非常淡定,他不仅冷静应对,还直接用炮台的“克虏伯大炮”奋起反击。但就在黎明的时候,联军的一个炮打到了炮台附近的弹药库,引起了很严重的爆炸,最后大沽口炮台也很快就失陷了。

其实清军会架着“克虏伯大炮”还败得那么惨,不仅仅是因为炮台的设计有问题,还因为清军的战斗素质太弱。确实,弹药库的爆炸是大沽口炮台失陷的主要原因,但是要不是这些清军全部都去了炮台,没人防守弹药库,他们也不见得会惨败。

而且在联军和清军玩命打仗的时候,附近的援军也迟迟不来支援,清军在自己的主场打仗却没想过互相配合,在战术上也是一种失策。虽然从整体上来看,清军的“克虏伯大炮”确实很了不起,但是人定胜天。就算有再好的大炮,没有一支作战素质高的军队来使用,清军也还是注定会惨败的。

返回目录

鸦片战争时期清朝也有大炮,跟当时英国的大炮相比如何呢?

第一,射程差距

在大炮的射击距离来看,清军前装滑膛大炮的射程并不远,并且无法进行灵活地调整。而英法联军所装备的阿姆斯特朗炮与拿破仑炮都可以很容易地调整射击距离。清军的火炮技术从18世纪以来并没有很大的改变,所以射程也都是差不多的。1681年制造的“神威将军”大炮,其最大射程为900步,按照清朝的尺寸,每步为5尺,大炮的射程也就是1500米远,也就是3里。

而英法联军的火炮射程则远得多。在第二次大沽口之战中,大沽村与炮台的距离为3里远,但联军的炮弹任然可以“飞至村庄”。据记载,英法联军的炮艇距离炮台大约为700米左右,由此可以得出,联军火炮的有效射程至少为4里。因为两者火炮射程的不同,英法联军利用清军大炮的漏洞,就可以攻击到清军,而清军却无法瞄准敌军。

第二,精度差距很大

在第三次大沽之战中,英法联军与清军在一公里的距离内进行炮战,清军与联军互相发射炮弹,但是清军大炮的命中率实在是太低了。满清火炮精度差的原因很多,其一是加工技术很烂。英法军队曾经检查过缴获的火炮,发现满清火炮炮弹和炮膛不匹配,有着不小的差距,有的竟超过炮膛内径的十分之一。

第三,威力相差很大。

威力差距明显,早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满清好不容易有一两发炮弹击中敌舰,只能造成小的破洞,轻微伤而已。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大量使用先进的开花弹,差距就更大了。清军威力最大的万斤大炮,所发射的炮弹对联军军舰伤害是非常小的,这点有点像后来甲午战争,实心的炮弹无法炸毁军舰。

而联军的炮弹则有了明显的改进,出现了较为现代化的榴弹与散弹。在此次战斗中,英法联军就是使用榴弹摧毁了清军坚固的防御工事,联军的榴弹重量很大,重的有“六七十斤,空心铁子约厚寸许,计众六十余斤”。这种较重的榴弹炮对于清军的工事简直就是一种“无敌”的存在。

第四,射速差距很明显。

火炮的射速非常重要,精度、射程、威力差不多,谁能够射出的炮弹多,谁就会获胜。相反,如果己方火炮性能较差,但射速较快,也能弥补一些缺陷。而满清火炮射速慢,几分钟才能射1发,连射几发以后因为火药质量差,还需要清理炮膛才能继续炮击。

双方火炮差距很大,以至于很多炮战都是单方面屠杀。双方很多战役互相炮击一二百发,结果是满清炮台被摧毁,上千官兵伤亡惨重,被迫逃窜。而英法联军伤亡几人甚至0伤亡,轻松获胜。

返回目录

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认可。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