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我们帮你搜集整理的有关《《道德经》翻译及赏析,《道德经》十六章赏析》的问答

本文目录一览

《道德经》翻译及赏析

【原文】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 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 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 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译文】 局面安定时容易维持,情势未明朗时容易图谋,事物脆弱时容易消解,事物微小时容易散失。要在事情未开始时就有所打算,要在祸乱未发作之前就早作预防。 合抱的大树,长成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堆垒于土坯;千里的远行, 开始于脚下。对于这些渐进的过程,如果妄逞权能而揠苗助长,就会导致失败;如果执意于某一情态而加抗拒,就会反而使局面失去控制。因此,圣人不妄逞权能,所以不会失败;不抗拒渐进的演变,所以不会使局面失控。人们做事,常在接近成功的时候失败,慎终如慎始,就不会有败事。因此,圣人要别人之所不要,不使稀贵资源的供应更形紧张;学别人之所不学,以便牵正人们的偏激过失。借此以辅导万物行于其自然而不强加干涉。【评析】 本章紧承前章,是对如何保持系统化工程的合意稳态的论述。老子认为系统在稳态时容易维持,异变在微弱时容易散失,所以,他认为要以预防先于治疗的原则来保证系统合意稳态的维持,并通过这种稳态的保持来求得工程目标的渐进实现。对渐进的演变过程,老子既主张保持警惕以防微杜渐,加以利用以求事业的成功,又主张加以因顺以保持平稳的演变,并要求圣人充分发挥他的调节指向作用以保证事态的匀称自然发展。 在现代系统理论角度看,一些渐进的量变因素,特别是那些处于系统反馈盲区之中的细小量的积累,往往造成最难以避免的突变。对这种渐进的演变,如果执意于原先的稳态而人为地加以抗拒,就会导致系统势能的蓄积,把系统推向高势位使突变前景更不确定而增长了局面失控的危险。所以,老子的“执者失之”、“无执故无失”的说法是非常有道理的。老子所提出的或防微以杜渐、或积少以求成、或顺变以自保的处置方略不失为对渐变过程所可能施行的正确方略。 本章提出的“慎终如始”地“辅万物之自然”说是老子一系列思想的高度概括。通过见微知著的“味无味”,并通过投身介入的“辅万物”,使之“之自然”而退步抽身,构成了“为无为”的入世、在世、出世三步曲。通过审慎的介入以求得悠闲的退出是道者的一大理想;不求独揽大权,但求天下安康,成了道者的人生准则。

标签: 《道德经》全文解析

返回目录

《道德经》十六章赏析

这一章是《道德经》的精华所在,许多人常常用虚、静来概括老子的核心主张,就是从这一章出来的。这一章能不能全面的概括《道德经》我们倒可以不去深究?但至少可以看出大家都非常重视这一段的内容在《道德经》全文中的地位,这是一定的。下面我们先来看看原文。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这一章很长,下面我们分成几个层次来进行解析。 一、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这几句的意思是: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万物都一齐蓬勃生长,从而考察其循环往复的道理(规律)。 启示:这一层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个人要有极其谦虚的空杯心态,摒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善于学习外界的智慧,就能够看清楚万事万物纷繁复杂的规律。 二、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这一层的意思是:那万物纷纷芸芸,各自返回它的本根。返回到它的本根就叫做清静,清静就叫做复归于生命。复归于生命就叫自然,认识了自然规律就叫做聪明,不认识自然规律而轻妄举止,往往会出乱子和灾凶。 启示:万事万物都有它的规律,我们一个人的任务就是认识规律,遵循规律,趋利避害,这个人就很聪明;不遵循规律,背道而驰,逆天而行,就会产生灾祸。 三、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这层的意思是:认识自然规律的人是无所不包的,无所不包就会坦然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的“道”,符合自然的道才能长久,终身不会遭到危险。启示:这一段文字用了一种修辞手法,叫做顶针,顶针的修辞手法就像一条链子,一环扣着一环,也象征着自然之道的相互联系的关系。我们认识了这种相互联系的关系,也就能很好地认识自然规律,一个人才能做到有宽广的胸怀,大公无私的精神,顾全大局的思想,遵道而行的意志,替天行道的使命感。这样的圣人就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也就会永远被人们记住,死而不亡,与天地同寿,即“道乃久,没身不殆”。

返回目录

《道德经》第51章解读

原文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解读: 本章讲玄德自然。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其名曰道。道,乃先天一炁也。炁曰光。道尽光也。光曰神 。神生性。天命之谓性。故曰道生之。 光生元气。元气分剖天地。天地之气相合,其名曰机。气得机,而有升降出入化。气机曰德。故曰德畜之。 德成器。器为壳/皮;性在内,为仁。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器性相和,曰种。种曰精。精有形质曰物。故曰物形之。 因缘际会,随业受报,物种的种性、基因各自不同,注定成为形态迥异的个体。故曰势成之。 神是性根;气为命蒂;精曰物种。神与气,乃道与德也。道德为性根命蒂,先天父母。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换言之,性命最尊贵,故而道德最尊贵。 从生到死,无论是人与动物的生长壮老已,还是植物的生长化收藏,在自然法则作用下,各有宿命,故曰莫之命而常自然。 万物向阳而生,得神以全性;得气以续命;得精以盈形;得水而柔弱。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在丛林法则的制约下,物竞天则,适者生存,弱肉强食;相生相杀,又自生自灭。故曰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 元散神去则命终。命终归死,自性不灭,随念受报、随业所趣,死而再生。若能抱元守一,性神合道,则死而不亡矣。 万物在物质世界里生长,自诞生之初,先天一炁独立成性,在生命体内自行孕育而成一片小天地,其运化也同样遵循自然法则。万物各尽其性,各了其命,其生命过程又自行作主。所以,道德于万物、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道存在于太虚,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有生于无,有无相生;存无守有,有生万物;万物生于有,复归于无。道奇难生,生之谓玄。玄之又玄,故曰玄德。

返回目录

总结:以上问题和解答均搜集整理自互联网,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